深入开展价格调研 服务社会经济发展
发布时间:2015-09-07 17:14:56
物价是市场的晴雨表,是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,追溯价格波动的形成因素,可以反映商品和服务成本变动幅度、流通环节费用增减、市场需求量的变化以及宏观政策措施的市场反馈。在调节市场的政府决策中,价格调研贯穿政策制定的全过程,无论事前、事中还是事后,都需要通过调研来准备好、落实好、总结好。我局始终坚持科学调研、及时调研、系统调研,组织开展各类专项调研课题,为促进市场价格整体稳定,服务政府决策提供强力支撑。
确保调研课题科学实用性。当前市场上的商品种类繁多,而开展价格调研的资源有限,因此在价格调研工作中要坚持科学性、实用性和有益性三项原则,让有限的公共资源充分发挥作用,选择群众和政府特别关心的行业和领域有针对性的开展调研工作,特别是涉及范围广、影响层面大的民生问题、典型问题、复杂问题,要给予重点关注。比如粮食、蔬菜、生猪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调研,关系群众吃、住、用、行等方面的价格调研。通过保证调研的科学性,才能发挥调研的实用性,才能少做无用功、多出质量活。
以问题为导向推动价格调研。在价格调研具体实施中,坚持有的放矢,目标明确。以某种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价格形成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出发点,运用问题导向思维,稳步推进调研工作的深入。有的价格不稳定现象是由于其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、价格信息不对称造成的,有的是由于行业规模扩张或收缩、市场需求和消费群体改变造成的,还有的是受到国家宏观政策和地方政府行政措施的干预,体现在了价格层面的反映。通过耐心研究,认真查摆,找准问题,摸清方向,为价格调研的顺利推动奠定坚实基础。
开拓创新价格调研新领域。随着新兴行业的崛起和产业结构的转变,我们及时调整价格调研的涉及领域,自觉创新工作方式方法。今年以来,在坚持做好我县特色农产品、粮食蔬菜、肉禽蛋等传统商品价格调研工作的同时,我们也调整思路,勇于尝试,扎实开展了对我县物流行业运费价格和运输费用情况的调研,对我县城乡住房虚拟租金的调研等工作,进一步丰富了价格调研的内涵,拓宽了调研的渠道,也为今后开展各类新的调研课题提供了实践参考。
提升价格调研工作整体水平。要想做好新形势下的价格调研工作,不能只依靠原始的调研方法和数据分析模式,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,各类信息错综交织,从中筛选和整理出调研需要的数据是价格调研的基础。我局坚持学习常态化,督促业务人员积极学习新的调研方法和形式,掌握更好的价格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,通过多角度、多侧面的系统分析,揭示价格运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,寻求更有效、更合理的应对措施和政策制定。同时加强高学历人才引进,充实价格调研分析队伍,进一步提升价格调研水平。